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yd2333云顶电子游戏首页地址 >> 心血管科 >> 专病治疗特色
慢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及中医对慢性心衰的认识
2011年10月11日

  近年来,心力衰竭人数逐渐增多,病死率极高。西医药物的应用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心力衰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但总体却难以阻挡心衰患者心功能下降和疾病的持续发展,且五年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同时,由于化学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和价格昂贵等因素,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而左室辅助泵、心肌同步化治疗、心肺联合移植等心脏外科和介入新技术的应用,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展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但因其技术难度和昂贵的治疗费用,而难以得到推广。中医在治疗心衰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并且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存治疗,尤其符合我国国情和现状。

  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心力衰竭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资料显示,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虽仅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其病死率却占40%,其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普通人群慢性心衰发病率为1.5%~5.6%,65岁以上人群达到6%~10%,其发病率每十年增加一倍且预后差,四年死亡率约为50%,五年死亡率达67%,严重心衰者一年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中医在治疗心衰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并且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尤其符合我国国情和现状。从中国古代医籍《皇帝内经》等著作的有关描述中可以看出,中医自古对类似心衰症候群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就有所认识,如《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的论述中“心痹”就其表现而言很类似风心病心衰。《素问•痹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详细记载了此类疾病可有心悸、烦躁、呼吸困难、水肿等症。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中就有“心衰”一词。《金匮要略》中有:“心水者,其人身重(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类似心衰的水肿。近代,中医学将心衰归属于“心悸”、“水肿”、“喘证”、“心痹”等病范畴,对其病机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虚以心气(阳)虚、心阴虚为主,标实以血淤、痰浊、水停等,病位以心为本,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

yd2333云顶电子游戏首页地址 - yd2333云顶电子游戏主站线路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